WFU

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

【講座後記】失眠怎麼辦?中醫師分享掌握一夜好眠的秘訣





昨天在診所附近的大學里,為一群正在與「睡不著」奮戰的朋友,分享我在門診最常遇到的主訴之一——「睡不好」。而且不分年齡層:長輩、上班族、大學生、菸酒生…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失眠血淚史。
🌀 病人或多或少都有聽過:「睡前不要滑手機」、「早上要曬太陽」、「固定起床時間」這些建議——聽起來像老生常談,甚至有點雞肋,但其實每一項都根據睡眠的生理機制所設計,是非常關鍵的日常實踐。所以這次的分享,我先帶大家了解——「我們為什麼會想睡覺?」

🌙 為什麼我們會想睡覺?

🔸 日夜節律:大腦需要光線與穩定的作息,來辨別「什麼時候該醒、什麼時候該睡」。 🔸 睡眠驅動力:白天活動太少,或是午休睡太久,就不會「累到想睡」。 🔸 覺醒系統:像內建的警報器,壓力越大,就越難「關機」。 現在的人雖然不會被獅子老虎追著跑,但每天被帳單、房貸、業績和老闆追著跑,讓我們時常處在交感神經興奮的狀態。中醫形容得非常貼切——這就是鬱卒,肝氣鬱結,而且連要怎麼放鬆都不知道。

💤 順利入睡之後就沒問題了嗎?

睡眠其實有不同階段: 💡 把握深睡期,啟動「維修機制」:生長激素修復組織、洗腦專車清除大腦垃圾、洗去疲勞。 💡 而快速動眼期,除了做夢外,更是情緒調節的關鍵時段。 所以——常常淺眠多夢、容易醒的人,才會覺得「有睡等於沒睡」。

🌀 中醫的認為失眠就是「陽不入陰」,很簡單卻深刻


有的病人 8 點下班後,還很精進地去健身房報到,結果運動後腎上腺素飆高,太興奮反而睡不著。或是長期緊張焦慮,陽氣太旺,到了晚上也無法潛藏入陰;又或者陰液不足,無法承載陽氣入夜安歇。總之,陽與陰沒有切換好,睡眠就難以順利進行。

🌿其實身體有大藥

以下這幾個簡單的方法,可以在睡前或日常練習,幫助安定身心: ✔️ 調整自律神經的動作與穴位按摩 ✔️ 頭部、臉部、手腳的穴位按壓 ✔️ 針對心、肝、腎經的溫和瑜伽延展 ✔️ 練習腹式呼吸與左鼻孔呼吸,幫助切換到副交感神經狀態

✨其實失眠不可怕,可怕的是害怕失眠

很多患者會說:「我一想到會睡不好,就更焦慮了」焦慮、怕睡不著,反而讓大腦更難關機。不管有沒有失眠,我們都可以為自己找到一套幫助身心放鬆的方式。如果你或身邊的朋友也長期受失眠困擾,歡迎來診間聊聊,找到最適合你體質的調理方式。